作者:里子媽咪
 

 
  •  

很難想像小時候上樓梯,一定要左腳先踏第一階才能順利上樓,否則得下樓重走一遍,到早餐店非紅色椅子不坐,回婆家第一個路口堅持左轉的小男孩,現在是個彈性超大的搞笑王。
 
記得全家第一次用看電影分享心得,選了一部「他不笨,他是我爸爸」感人的劇情片,分享過後老公突然得意的挺直胸膛,將視線刻意往下移到旁邊的我道:「她不矮,她是我老婆。」兩個孩子哈哈大笑,我一回神立馬回敬,指著他的頭髮回:「它不多,他是我老公」然後自己也忍不住大笑,女兒反應超快指向旁邊的哥哥說:「他不呆,他是我哥哥」說完自己笑到東倒西歪,這時我和老公一致看向哥哥,心想哥哥要怎樣回應?他會如何接招?不一會兒只見哥哥看著妹妹,穩穩地回了句:「她不正,她是我妹妹」這下可好,全家笑成一團。
 
我一直相信家庭氛圍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覷,當初每每看到「自閉症特徵」形容星兒固執没彈性,没有幽默感,聽不懂雙關語與玩笑話,心裡就是難受,對於喜樂第一童心未泯的我而言,保有彈性和常常開懷大笑,可是人生重要的幸福力啊!
 
趁孩子還小可塑性高,當他開始學會觀察和模仿,也能專注與人交談時,我就將說笑話和聽笑話成為日常,考量他的理解力,從最簡單的腦筋急轉彎開始著手,先讓孩子習慣與聽懂最簡短的腦筋急轉彎,因為它答案很無厘頭,跟很多笑話最後答案都是毫無道理一樣,而且先讓孩子習慣與聽懂最簡短的腦筋急轉彎,最後再加入情節易懂稍為長篇的正式笑話,由易而難由短而長,順著他的能力走很重要!在搜集短篇笑話的過程中,常常自己看了忍不住先哈哈大笑!當全家人輕鬆的時刻,我就會不經意地問孩子一些腦筋急轉彎,內容結合他的注意力和興趣,孩子就更有興致了!
 
記得當時兒子很喜歡動物,我問他:「猩猩最討厭什麼線?」他瞪大眼睛百思不解,最後央求媽媽說出答案,當他知道答案是平行線,因為平行線没有相交(香蕉)時,覺得出題的人超瞎而大笑,家庭的氛圍也變得輕鬆有趣,成了習慣後的家裡隨時隨地,都會有人分享趣事和笑話。
 
國小中年級,第一次孩子在學校聽到笑話,急著回家和我們分享時,心裡真是感動莫名!他開心地問我們:「小明的爸爸要帶小明去吃麵,卻看到小明死命的拉住爸爸不敢進去用餐,一直指著招牌大喊:『這一家會吃小朋友!這一家會吃小朋友!』」然後他也學我們賣關子,反問那招牌到底寫了什麼呀?大家想了好久央求他賜答,他得意地說答案是「友朋小吃」而小明看反了。
 
潛移默化滴水穿石,等到孩子漸漸長大,他的幽默讓人没有距離的容易親近,因為手冊到期而回診時,醫生正經地問他:「父母親對你好嗎?你喜歡你的家人嗎?」他往旁看向我和老公,再回正身體用無奈的口氣回應醫生:「你這樣問,我當然要說好啊!」再補一句:「他們就坐在我旁邊咧!」逗得醫生笑場,跟他道歉自己問的問題不妥當。
 
在家練武術時兒子熱心的叫妹妹過去:「哥教妳的這些招式很管用,都是可以防身的!妳要記起來喔!」然後很認真的示範拳式教妹妹,為娘的我看了好開心趕快加入要學。帥哥立馬一臉正色,比了一個免了的手勢:「媽,這妳不用學,因為用不到啦!!」

我(一時不察):「會啊!媽也常一個人外出吶!」
帥哥一臉大師樣,穩穩答道:「這位女子,這拳術專教長的『不安全』的人!」爸爸聽完在一旁哈哈大笑,我白了他一眼,原來幽默也可以用來毒舌。

曾有一位治療師說過:「如果一個自閉兒學會做弊,記得要放鞭炮慶祝,這當中有多少的心理轉折啊!」此話原意其實是道盡自閉兒的限制,要學會一般孩子,本就輕易學會的生存遊戲和技能有多不容易!如今我有相同的開心,被兒子毒舌也甘之如飴。

有心會讓事情變得可能,有心會突破很多限制,當我們相信並持恆去做,自閉兒也可以是搞笑王,我們日常的處事和思維,是放鬆彈性還是嚴肅教條?我們的情緒常大起大落或是平穩安定?我們常笑常分享趣事嗎?我們的家是怎樣的氛圍呢?
     
善待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孩子,成就一個快樂的孩子,背後總有一個喜樂的家,這是我深刻相信的。
       
作者簡介│里子媽咪
里子媽咪於台中市自閉症協進會擔任理事8年,因為孩子而走進自我成長之路。覺醒而後分享,唯願自己的看見,能陪伴更多特殊兒父母。里子媽咪的天空,有她真摯的情感與文字記錄,和大家共勉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里子媽咪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